今年以來,菏澤煤電公司精確瞄準“提煤質就是提效益”這一靶向,在提高煤質上狠下功夫,采取“以質補量、以質補價”策略,建立起煤質全流程管控體系,多舉措、全方位進行煤質管控,大大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。
該公司利用礦井采區煤矸倉、系統矸石倉實現煤矸分離、分裝分運,最大限度地減少矸石進煤流;通過采用風水聯動噴霧裝置減低原煤水分含量,提升原煤熱值;將井下掘進支護過程中產生的劣質煤利用副井單獨儲存、單獨提升,再運至煤場篩分、回洗,不僅避免了以往混入原煤中導致的煤質污染,還減少了洗煤設備的損耗,大大提高了精煤回收率。
“我們利用副井提人的間歇時間,見縫插針,全力提升劣質煤,同時將劣質煤中的木塊、矸石、鐵器等垃圾挑揀出來,1個月就提升了1300余噸劣質煤,直接創效20余萬元。”該公司煤炭管理部負責人趙士雷說。
在原煤洗選環節,該公司針對洗混煤發熱量高不受電廠客戶歡迎的情況,自主設計施工了洗混-矸石摻配裝置,生產出多種符合客戶需求的達標產品。此舉不僅受到了電廠客戶的青睞,還將煤矸石變成了創效增收的“金疙瘩”。據統計,今年以來已累計創效增收40余萬元。
該公司狠抓全員煤質管理和責任追究,建立起工作面、運輸、洗選、倉儲及銷售全流程、整鏈條精細化煤質考核機制,激發干部職工提質增效的積極性。通過實行原煤煤質、精煤回收率內部市場化收購管理辦法,每月對煤質管理優秀單位和個人進行重獎,多勞多得、上不封頂,一舉打破了“吃大鍋飯”的弊端。僅1-2月份,該公司就發放煤質管理獎金達17萬元,進一步提高了全員抓煤質、提效益的積極性。
據了解,公司還將結合井下生產現場實際建設TDS智能矸選系統,逐步形成充填工作面,并建成井下洗選系統,50mm以上的矸石分選后用作充填工作面,進一步提高煤柱資源回收率,最終實現矸石不升井、主井提精煤或接近精煤的目標。同時,進一步深化洗選增收,實行煤質收購制,精準控制洗煤產品質量,優化洗煤廠浮選回收工藝,從而提高洗煤創效。
“今年我們將以嚴控煤質管理為重點,實現‘高煤價、高煤質’的生產銷售協同曲線,全力推動公司向質量效益型轉變。”該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李存祿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