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菏澤煤電公司以郭屯、彭莊兩礦機修廠為試點,大力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改革,打破“大鍋飯”慣例,實行計件取酬、多勞多得、上不封頂,加大市場化運作的流程監督和執行考核,剛性執行結算標準和結算流程,不斷完善機制、豐富內涵、拓展領域,以精細化管理實現了成本的有效管控。
“內部市場化推行之初,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結算體系和考核小組,很多職工買賣意識不強,認為煤礦的攤子大、范圍廣、生產工藝復雜,且崗位分散、生產環境多變,不適宜搞內部市場化。”郭屯煤礦經管科副科長邵勁松說道。
為此,該公司在兩礦分別成立了內部市場化管理領導小組和價格管理小組,制定下發了《內部市場化管理實施意見》和《三級市場交易管理辦法》等文件,構建科學有效的內部市場化運作體系,并建立經營管理科與機修廠、機修廠與班組、班組與員工的三級交易市場。
在郭屯煤礦機修廠,一臺報廢電動機被大卸八塊,拆解下來的螺栓、銅線等零部件材料,被歸類回收,再根據材料用途二次加工,剔除拆解成本,每臺廢舊電機可增值千余元。省下的就是賺下的,把職工的收入與個人的生產經營成果直接掛鉤,內部市場化使職工意識到不僅多出產品能增加工資,降低成本也能增加工資,樹立了“班班理財、人人算賬”的自主經營理念。
“過去安排工作,工人都講條件、擺客觀,推行內部市場化以后,實行計件工資、按勞取酬,完成計劃任務后,都會詢問有沒有加工創收的活。”郭屯煤礦機修廠黨支部副書記史樹園說,“以往每個班組都說人不夠用,累活臟活不愿干,扯皮多,效率低,現在累活險活由跟著干、等著干,變成爭著干、要著干。” 1-6月份,郭屯煤礦機修廠維修、加工效率提高12%,人均收入平均提高7%,職工勞動效率、工作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。
為了讓修復后的設備充分發揮最大的作用,降低投入成本、提高使用周轉率,兩礦還分別設立設備租賃站,實行統一調配、保管、發放,有效杜絕了物資庫存積壓的現象。
除機修廠外,郭屯煤礦還在運搬工區單軌吊運輸方面實行虛擬貨幣內部交易,推廣單軌吊有償服務的市場化運作。上半年,單車運輸時間縮短7%,人均收入提高3.1%,平均單車運輸人工成本降低了2.3%,職工從過去的“干著算”轉變為現在的“算著干”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把內部市場化建設作為‘一把手’工程推進實施,總結機修廠試點經驗,制訂人工單價、電費單價、材料消耗單價等價格手冊,完善工區區隊、班組及個人市場化縱深結算,達到每個班組、每道工序、每個崗位、每個職工都承擔降低成本、提高工效、增加收入的責任,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員工作為市場主體創造價值的積極性。”該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李存祿說。